中国书法家注册网
    
注册会员查询:
名家访谈

翰墨情怀 诗意人生

——记安徽省公安系统书画家协会原副主席,安徽省书协会员王理之

作者:伍先飞 | 责任编辑:CRCA | 发布时间:1/22/2017


【人物档案】王理之,1949年出生,河南柘城县人,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士学位;曾任安徽省公安厅督察处副处长、调研员,授三级警监警衔。

现任: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安徽省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,安徽省法制工作者书画协会常务理事,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兼职书法教师。

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各类书画大赛、大展中获奖,被收入《华夏书画集锦》、《东方书画长城巨卷》、《楹联书法大观》、《万鹅书画大观》、《海峡两岸书画长卷精品集》、《爱国诗词书法集》、《安徽当代书法集》、《美的旋律》、《中国市长书画作品集》等几十部大型书画卷册,并被国内一些博物馆、收藏家收藏。

 

王理之先生是一位颇具典型色彩的人物。

他的典型,不仅表现在与共和国同龄、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独特人生经历,尤其令人为之感概的是,身为公安战线的一位领导,他工书善画,通晓词章音律,精通古典文学,还是一位将艺术与事业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书法家。

初次相逢,他便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处世为人的质朴与平实。他是极为谦逊的,他的谦逊就在于他从不汲汲于自己过往的成就,亦不为名利所累。多年来,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最为朴实的角色和位置上,将自己当成一株装点大地的小草、一颗让机器正常运转的螺丝钉、一滴可以滋润绿叶的清露。正是这份谦逊与质朴,令我们不仅于感概之外,又萌生出一份感动。

作为安师大七七级中文系毕业的优秀高材生,作为一个始终将书法艺术贯穿在自己生命中的书法家,谈及文学,他的言语时而铿锵、时而激越;谈及书法,他的目光时而清凉、时而炙热;谈及工作,他的情感时而奔放、时而热烈。作为倾听者,我们虽然无法真正触及到先生的心灵深处,无法与他感同身受,毕竟,无论从文、从艺抑或从警,个中甘苦唯有自知。然而,作为记录者,匍匐于字里行间,我们却于他那抑扬顿挫的言语间,清晰感受到了一个生命个体行走于人生大道时,所迸发出来的那种令人动容的力量。

童年时代的苦涩生活,少年时代的艰辛无助,青年时代的动荡漂浮,盛年时代的呕心沥血,中年时代的奋进拼……他的身上,彰显着一种人格的华美,诠释一种生命的价值!

行走于社会,探求于艺术,埋首于事业,他坎坷中所凝聚着的心血、曲折中所腾升着的激情,又何尝不是一阕曲折婉转的生命凯歌呢?!

请随我们一道,在先生的翰墨情怀中,去翻阅他的诗意人生……

惠济河乃乾隆赐名,意为恩惠济加之意。它自开封城起,流经开封县境内,然后,入睢县,绕柘城,蜿蜒东去……

它像一条美丽的彩带,把散落在大平原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串连在一起;它又似一根跳跃的琴弦,弹奏出悠远的和谐的文明的旋律。

在这些迷人的故事当中,最引人瞩目的,还是洒落在这条蜿蜒河面上、位于柘城县西北8公里岗王乡的济渎池。

历史的厚重与光芒早已渗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,演绎成一个美丽的传说!

据文献载:明清时每逢大旱,都在这里祈雨,即祈即降,不仅民间享誉甚远,且官方也将其载入县志。于是,清廷御赐匾额并加封号,成为官方祈雨的重要场所之一。


就在济渎池旁边,有个济渎池村。这是个美丽的村庄,最显眼的,就是矗立在村东边小土丘旁的一座白墙黑瓦四合院。

四合院的老主人文武双全,不仅是位前清文秀才,还是位前清武举人。因为他为人耿直,民国时期,看不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,便隐居于这里,开办私塾。

老主人一生勤俭,以善为乐,在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中置办了些许田产,殊不知,解放后却被划为地主。不过,老主人从来没有埋怨过后悔过,尽管是地主成分,但他家的门头上却高挂着“光荣军属”荣誉牌匾。他用自己的学养和知识,为国家培养了四位好儿子:老大是地下党,曾担任国民党师长;老二在延安抗大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总部工作,解放前是中共柘城县县长,解放后任商丘市第一任市长;老三在延安抗大毕业后长期在陕甘宁边区工作,建国后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;老四在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,建国伊始就被选拔到海军部队,是共和国第一代海军航空兵飞行员。

1949年初春,王理之就出生在这个四合院里。看着小孙子虎头虎脑,煞是可爱,老主人一高兴,便给孙儿取名。他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,只见他捋须执笔,稍加思索,便用毛笔写下体势劲媚、清健遒劲、骨力道健、圆润清秀的两个大字:理之

“理之”乃“理之境界”缩写!朱圣人说,“理”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,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,一个人若想追求理之境界,就要抛弃一切欲望——可见,爷爷对孙子的厚爱和期盼!

出生在这样的家庭,注定了王理之的人生之路曲折、坎坷与辉煌。

惠济河水,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,灌溉、滋养和洗礼着一代代柘城人,使他们变得无限聪敏和坚强。

童年的王理之,除了爷爷经常抱着他到县城里玩、或者经常教他写毛笔字外,就是在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洗澡、游泳、摸鱼、抓虾。小河的两旁,留下了他的笑语和快乐,也滋生了他的憧憬和梦想。

王理之第一次走向学校,就是从这小河边出发的。那天,他背着母亲为他缝制的书包,上面还有母亲用红丝线亲绣的“王理之书包”几个大字,一种神圣感和自豪感便油然生发在他的心里。

王理之不认识那几个字,是母亲读给他听的。母亲还告诉他,要好好读书,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。

与生俱来的天赋与灵气,让他从小懂得用心体悟身边深邃的世界,并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美育启蒙与人格塑造。

王理之谨记着母亲的教导,决心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。他对母亲绣的五个字更是爱不释手。到学校后,他的同桌有个女同学,写一笔小楷,非常漂亮,使他惊讶不已。王理之想:她这么小就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,是谁教的?我能写吗?……


一颗艺术的种子,在年少的王理之心中,悄悄抽出了第一缕绿芽。

因为受爷爷潜移默化的影响,很小的时候,对于写字,王理之的骨子里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。从入学那天起,他就跟同桌学。

因为家穷,温饱难以维系,一年不到,母亲就带着孩子们来到了父亲所在的部队。而父亲的工作又经常调动,所以,王理之到过潍坊、葫芦岛、北京、芜湖……但不论在哪里,他都会时常回想起同桌所写的字,以及爷爷书写时的那股遥远的气息,不知不觉中,他对写字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喜爱。

断断续续中,他的小学生活在葫芦岛结束了,他上的是海军部队子女学校,部队大院的子女们都在这里上学,有小学和初中两个部。他的初中学业从北京正式开始。

到了北京后,一切都变得广阔起来。初一第一节课,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,显得潇洒清瘦,笔画细劲,棱角峻厉,非常好看,让王理之为之一振,这一刻,他在心里决定要学写语文老师的字体。

下课后,他就向老师请教,当他知道老师写的是柳体后,就买回来《玄秘塔》,开始潜心临写。

一段时间后,他对数学老师写的颜体又产生了兴趣。比起体势劲媚的柳字,他更喜欢浑厚圆劲的颜体。颜体字方正茂密,笔力浑厚,挺拔开阔,这与自己的性格正好相契合。于是,在研习柳体的基础上,他又开始临写颜体,有时干脆交叉临写。

那个年代,作为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成员,王理之经常和同学们一道举着横幅标语到天安门广场去游行,声援古巴,声援亚非拉,或到机场去迎接外宾,而这些横幅上的字,都是他书写的。这种历练,让他对书法由喜爱到热爱,由热爱到痴迷,继而变成了一生的追求。

由于父亲思想先进,当年,他曾主动向组织上汇报了自己收养大哥家女儿的情况,在当时,大哥曾因国军高级将领的身份当时误被关押在战犯管理处,结果,他的飞行资格被取消,1965年被转业到交通部,分到长航局工作,来到了安徽芜湖。

而这一年,正是王理之刚刚初中毕业,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北京东单的北京男24中,他梦想着高中毕业一定要考入哈尔滨军事工业大学,献身国防事业,干出一番成就。父亲和家庭到了芜湖,他也不能留在北京继续读书,只好转学来到芜湖。

一路的颠簸,一路的苦楚,一路的期待,让王理之真切地体悟到了生命的强壮与脆弱、生活的无奈和艰辛。

这种无形地渗透,给王理之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的初步形成产生了深远和积极的影响。不知不觉中,在王理之的心里,自然地萌生了一种对知识的欲望,对世界的认知,对美好的追求。


王理之到芜湖不久,“文革”之风也席卷而至。作为班上毛笔字写得最好的学生,王理之被老师抽到大字报的抄写工作中去。没日没夜的抄写,让他不仅获得了快乐,也使书艺有了提高。

大时代下的生命个体,总是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。本以为到了芜湖,在这里读完了高中后再上大学,然后找份好工作,为社会多做贡献,没想到,1968年高中毕业后,他被下放到农村,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。

其时,农村和城市一样,也处处是红旗、是歌声、是口号,处处是人流、是标语、是激情。

王理之的任务,除了参加日常繁重的的生产劳动,还要不时地在生产队出墙报,或者提着石灰水,在老百姓的墙壁上写标语。

这虽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,但理想与艺术,密切地交织在王理之的心里,使他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、面对怎样的困苦,他心中的那份对于书法的信念,以及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,从来都没有改变过!

1970年招生进淮南电校后,因为书法情缘,他与电校著名书法家卢海涛相识,并经常与他在一起交流,使自己在书法上获得了很大进步。因为字写得好,1972年毕业后,就被分在淮南发电厂政工组宣传组,负责宣传工作。

怀揣着中流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豪情,王理之不断地张望着自己的未来,并寻求着个人艺术生命的不断突破。

因为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,王理之和当时淮南书坛上一些书家成了好朋友;因为工作的需要,当年电厂125工程的所有档案、文件、资料包括合同等等,全部都由他用毛笔书写,因为需要长期保存的缘故。种种历练,不断充实和提高着王理之的书法艺术修养与水平。

有梦想的人,内心总是燃烧着一团火焰。十年文革后的拨乱反正,成为了中国文化复兴的滥觞曲,也嘹亮了王理之的理想,使他无意间走上了另一条人生旅途。

命运的沉浮,犹如翻滚的波涛,在起起落落之间,不经意就被改变。

1977年恢复高考,王理之有位同学想报考浙江美院,要他陪着去报名。报完名后,同学说,你也报名吧,你那么优秀,一定能考上。

想上大学,去“南京工学院”或“武汉水电学院”深造,是王理之深藏于心的梦想。尽管自己只是高一文化水平,尽管此时自己已年近三十,且有家庭、孩子,但在同学的怂恿下,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考试。

抑或因为激动,抑或是因为没有报考经验,准考证发下来的时候,王理之才发现自己准考证上报考的不是理科,而是文科。

怎么办?

他跑到淮南市革委会教育局说明情况,想更改为理科,结果没改成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参加文科考试。

结果,他以优异的成绩超出了大学录取分数线,且以语文成绩高居淮南市第一名、作文满分的好成绩被安师大中文系录取。

学中文,是他从小的爱好和渴望。因为喜爱文学,他曾阅读过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以及中外文学史,对诗、词、歌、赋、琴、棋、书、画等都有很深的研究与造诣。为了更便利的学习文学知识,他经常怀揣着一部半导体小收音机,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《阅读与欣赏》节目,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聘为听评员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都给他寄来《中国广播节目报》,长期坚持不断,这么一寄就是一二十年。电台每年给他寄来精美的挂历,还时不时地给他寄来礼品。


有一次,当他听到有位著名教授在该节目中讲解“美人帐中睡觉”时将“觉”字读成jiao后,便去信对教授的这一发音表示质疑,王理之说,在这里,“觉”是入声字,应读jue,是醒来之意,词中的景物描写也全是美人眼中所见之景。然而,教授却放不下架子,始终没有认错的气量。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时传为佳话:安徽的一个小人物居然挑翻北京的大教授。

文学和艺术,是王理之生命的重要组织部分!

所以,当他走近中文系后,一股穿透灵魂的气息立刻将他紧紧包裹,让他近乎窒息。此刻,王理之突然觉得,自己生命中所迈过的那些曲折年轮,都在无意间,都成为了自己矗立于人生驿站上的座座丰碑!

名师荟萃,英才云集,置身于此,王理之就是一块干渴的海绵……

在大学中文系,他进行了文学的系统学习。而他的耕耘之路,先是苦苦求索于诗歌,而后转笔纵横于小说、散文、杂文等。那飘逸的思绪,真挚的情感,优美的文字,带着珠玑般的光泽出现在各类报刊上,有时则是震耳发聩的真知灼见,有时则是滋润心田的阳光雨露,给人带来无限的感受和享受。从他的文字里,我们不仅能够窥见他的理性与温情,还能体悟到他毫不做作的文人情怀。而在其犀利的杂文中,他也毫无所惧的针砭着世俗的痼疾。他与人合作,编写了《古今应用文大全》,还时不时的为一些新书题写书名。

在文字中自由挥洒,其实是一件及其痛快的事情,只是有些文人忘却了“文道”的真意,继而流于浅俗,成为虚伪者的游戏。与王理之先生交谈,他以犀利的语言和视角,一针见血的道出了文人的缺失与悲哀。我曾读过他的文章,留意到他的文风的古典气息极浓,这大抵与他的阅历和修为有关,的确,倘若警醒世人之作太过直白,倒也就失去了那文字间的深邃与妙味。


其实,我最为喜欢的,还是他的随笔。随笔者,随心而发的心灵感悟,只是这随心二字说来容易,然要真达到此等高度,假若没有长久的修为,是断不能让心灵霁光焕发而出的。

游走于文学的边缘,怀着对于文学艺术的满腔忠贞与赤诚,那种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与寂寞感,在不断地折磨着王理之的心。没有人知道,这触及灵魂的疼痛,就如同那划在他心头的一道深深的伤痕。

疼痛的时候,他就以写字来给自己减压。此时,他的字,浸透着文学的深沉,缱绻着生活的深邃,奔涌着心灵的激情,饱含着时代的张力,显得空灵、禅悟、意味与厚实。

王理之大学生活时想去做一位高中语文老师,传授给学生们无穷无尽的文学知识,可他19821月却被直接分配到安徽省公安厅工作……

到公安厅后,王理之开始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。

此时的他,虽然公务繁忙,然而,于著书立说之外,也忙里偷闲,潜心书艺。

滋养王理之生命的是理想,丰富王理之生活的是艺术。在王理之先生的眼中,他对翰墨艺术的求索,与名利无关。那是一份至纯至臻的痴迷与热爱,自少年时代突然萌生的一种喜爱至今,数十年来,临池不缀的他,已经将书法当成了个人事业及人生的一部分。

对于书法,他的心是安静的、清静的、洁净的。这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感情。它不做作、不矫饰、不呆板,不生涩;它古朴拙素、顺其自然、字形舒展、趣味无穷。

尽管如此,可是,有段时间,他突然感到,在理想和艺术方面,理想越是被滋养,生命越是广阔;而艺术越是被丰富,内心却越是寂寞。

他仔细回忆后发现,自从自己爱上书法艺术的那一刻起,寂寞就一直在伴随着自己。

在小学,他喜欢书法却又不懂书法,想学书法却又无从学起,他是寂寞的;中学时代,他为写字而去写字,不懂书法内涵,他是寂寞的;在农村里,他没有书帖可看,只能夜读字典,他是寂寞的;在淮南电厂,他看书谱,韵法帖,时常心慕手追,闲步书空,也是寂寞的;上大学后,别人在玩耍,他却在图书馆里,不是读中外文学名著,就是临习书帖,在同学眼里,他仍然是寂寞的;参加工作后,他极少在工作之外参与应酬活动,虽有权利在握,但他依然故我,埋首于艺海而丝毫不觉苦累,他还是寂寞的……

和那些专事书法艺术的人不同,王理之没有师承书法大家名家,所有造化都是靠自己的自学所悟。最初,他是以临摹大家碑帖为主,少年时代学习颜、柳的经历,让他感悟到了书法艺术的精深与玄妙。后来他又坚持临习魏碑,力图将碑帖结合,将碑的古朴、厚重与帖的自然、潇洒集于一体,尝试用碑的刚性和帖的柔性来实现一种最佳结合。

在悟得一定心得之后,王理之溯源而上,求索于魏晋精华,后纳苏黄米蔡诸家,并参习董其昌、王铎、傅山、赵孟頫、孙过庭、怀素、张旭等名家,容豪放之笔情于俊秀墨韵之中,力求出新,自写胸怀,重笔法锤炼,又善作理论研究,日日临池,兼容并蓄。加之笔墨锤炼兼以人格修养和学问的积累,这些更加使得王理之的书法艺术作品,形成了潇洒苍劲、流畅自然、雄秀兼备的书风。

他注重行笔的气韵和章法的布局,在格调上,他对风格、意境、文韵等艺术个性进行了深入探索,尤其在表现作品内涵的气质、厚实、飘逸的文化底蕴上,他不断学习、消化、铺垫,将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,融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中去,在对传统的深研中,博学众家之长,并卓然走出了自我的新风新路。

特别是他加入张翰书法班学习后,对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有了更深更新的感悟和突破,在张翰老师的不断指导之下,他在行草书上,吸收了王羲之的潇洒、张旭、怀素的狂放、王铎的劲健,所表露出来的大气洒脱、干净利落、刚柔相济、雅中求拙、变化有序、起伏跌宕的风格,更是使得他在根植传统基础的同时,又展露出极具风骨的个人特色。他的楷书,继承了晋人的宁静冲淡,追寻了元人的平和简远。所以,他的作品,因为一种旷远质朴、宁静旷达的气息而衍生出沉稳厚重之感,从而,氤氲出一种少有的高古朴拙的苍茫气象。

为了更全面地掌握书艺,1984年,王理之参加了陕西西安举办的长安书法函授学校学习。两年期间,他对中国书法史以及书法在每个朝代的发展进行了整理,对各朝代书法家的书法流派进行了梳理。后来,他参加了中书协举办的书法提高班的学习,在卜希旸老师的指导下,为了增加方笔的书写效果,他开始临习《乙瑛碑》,习写汉隶。

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。他不仅喜欢文学、书法,还喜欢音乐。他是安徽演艺集团旗下爱乐合唱团的成员,演唱具有专业水准,经常代表有关单位参加巡回演出。从音乐中,他悟出了书法的音乐性和律动性,享受了极大的快乐。

1985年,在全省公安系统的书画大展赛中,王理之脱颖而出,获得第一名,并光荣加入安徽省书法家协会。

从此,他一发不可收拾,不断应邀参加各种书法笔会与大展赛,屡屡获奖,并认识了一大批书法名家,与他们交流中获益很多。

尽管如此,但他却说:我写的汉字只是茶余饭后的把玩而已,还谈不上是书法家。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,目的是把字写好,是为了从书法艺术中吸取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营养,在历史与现代的比较中丰富和寄托精神情感,潜心修志,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,并不是为了成名成家或者刻意去参加比赛而获取各种荣誉头衔。

为了加深书法的内涵,王先生每天坚持习练太极拳。太极拳刚柔相济的一招一式都是对书法艺术的有效滋养。他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与禅道养生理念相融合,以太极的绵绵运动方式运笔,将绵绵气韵注于笔端、将太极拳的上与下、高与低、进与退、柔与刚之动力与太极手法的掤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挒、肘、靠完美赋予书法形式之上,使传统的的书法作品更加生动舒展、圆润、飘逸、洒脱而柔美。

他眼中的书法,并不是单单指那一笔好字,于他看来,真正的书法家,必然有两个支撑点,一是学术上的扎实技艺,其二则是源自内心的道德人格和生命境界所传递出来的力量。文化与翰墨,是必须完美融合的,若一个临池者仅仅只为了写得一笔好字,而胸无半点文气,顶多只能称其为一个写字匠而已。

于王理之先生而言,多变的是笔墨,不变的是情怀。他最痛恨那些所谓的以丑为美故弄玄虚的书法。而他的,却是在忠于传统的基础上,不断的思悟、不断的否定自我、不断的探索。

事实上,一般书家在50岁以前书风就已经定型,而王理之先生虽已是耳顺之年,却笔法多变,书风多样,他那种锐意进取、不甘满足、同时精品迭出的从艺德馨,足为万千后生榜样。

情思和艺术感受的融会升华,通过线条的刚柔、疾徐有节奏的起伏往来,传达出王先生心灵的不同情感、思绪,也映衬出他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。仔细品味他的书法艺术,从中不难感到,既有“弃利”的气骨、又有“不凡”神韵,还饱含“仁爱”之情。

王理之说,那种深厚的笔墨,那种恳切的意境,那种灵动的笔法,其实都是情感真诚的流露,都是自己的心绪在流畅。

行内人评价说,在王理之的书法作品中,其实有一个大“无”:无荆关董巨、黄吴倪王,也无二王颜柳、苏黄米蔡,更无“我”。他的书法,从传统出发,融入个人的认知意识、书法体悟、美感情趣,文学知识。从布局到结字,从笔致到墨韵,从技法到观感,都浸透着他对于汉字形象表达的艺术创作思想。

而笔墨的随心流转,使他书写呈现出万般变化,从而使字体也幻化出智慧与生机,少了纤弱与秀丽,多了宏大、跌宕与拙朴。而这种凝重之美的产生,又是他从“无我”到“有我”的最为直接的标志。

师古能化、自出机杼、擒纵有度,灵性、刚毅且充满活力,先天脱俗的艺术气质,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,在优雅与豪迈之中又多了一份典雅遒劲、温婉豪放的激情与气势,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——这就是王理之的书法艺术特色。

含英咀华,畅怀于文字间,行走在笔墨里,王理之以慧眼观世间万物,以良心感悟人间冷暖,以妙笔写精彩文章,走近他那由思想构成的文字世界,书法艺术是点亮他生活的一盏明灯,文学才思孕育了他的文静与大气,而我们,也在于白纸黑字之间,记住了他的真我本色!

真正的写家,笔下世界便是快意江湖。王理之在公安厅工作岗位多变,有时也与写作著文等有关。他曾写过不少文体不同、文风迥异的专业性极强的专著、报告、总结等,书写时毫不为结构、文体所限,伏首笔耕不缀,得来的是另一番欣喜,感知的是别样的情趣,足见其学识的涉猎之广、个人的文路之宽。

经历了诸多曲折,饱尝了人生冷暖,数十年来,王理之先生却以其高风亮节名扬于世,他独特的经历,独特的见解,独有的艺术情怀与独行者的特有尖锐、执着与虔诚,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股光芒正在他身上悄然闪烁。

2001年开始,王理之受聘于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书法。他从文字历史,到书法流派一路讲来,将枯燥无味的书法讲得有血有肉,深受师生们的欢迎。

他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书法。他在用自己的对人生的哲学感悟陶冶着书法。他是在用书法写人生,写社会,写生活,写哲学!

书,外柔内刚,可喻人之行世;文,言之有物,载之有道。一个真正的书法家,需要的便正是这样两种性格,而王理之先生就具备这样的性格。

回首王理之先生的艺术人生,文学艺术让他的精神、思想凝聚成了汇洋大海,而翰墨艺术则让他修为了个人人格,悟到了艺术的情趣。

前路漫漫,艺术无疆,走至今天,他脚下的文学之路、翰墨之路还依旧漫长。但我们相信,有他的执着与深爱,有他的勤奋与坚持,定能达至忘我境界、取得更为瞩目的成就!

谨以此文深深地祝福!

新闻来源:中国书法家注册网

中国书法家注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中国书法家注册”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书法家注册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消息来源:中国书法家注册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消息来源:XXX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。